闻之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自7月16日起,“三伏”大幕已开启,今年“三伏”共40天,7月16日至25日为头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24日为末伏。据民俗专家介绍,“伏”是“伏藏”之意,喻阴气受阳气所迫而暂时隐藏于地下。“三伏”不但是整个夏季最炎热的阶段,而且三伏天还“藏”着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既有饮食文化、避暑文化,也有古人对三伏天诗意地描述与赞美,可谓包罗万象。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来确定的,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统称为三伏。三伏天的由来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三伏天的“伏”可称长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根据汉代的解释,夏至以后阴气不得出头只能伏藏地下,这段时间天气大热,故而称为伏天。
“三伏”自古就颇受重视,人们除了在伏天时进行祭祀,入伏当日会选择闭门不出,称之为“伏歇”。受封于朝廷的王公大臣,过伏天时还可以领取到“高温补贴”——冰块。早在周朝,人们就已通过冬季凿冰、存冰,夏季用冰的方式来降温,存放冰的冷窖被称为“凌阴”,管理官吏称为“凌人”,最基层的取冰者称为“徒”。先秦时期,就有冬季藏冰,第二年夏季赏赐大臣的做法。古时冰块主要用于冷藏果品和米酒,盛放冰的容器则叫“冰鉴”,春秋战国时期的曾侯乙曾拥有一对铜质冰鉴,如今分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可以说是最早的便携式小冰箱了。到了清代,制度愈发完善,还出现了“冰票”这一制式产物。盛夏季节,太阳炙烤着大地,古时候的人们除了扇子,没有什么消暑设备可以帮助度过盛夏。富裕的人家,家中会有冰窖来储存冰块,夏天的时候便可以拿出来降温解暑。
古代的伏天跟其他节令一样,也传承着很多食俗,比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此外,古人对三伏贴伏膘格外重视,比如在汉代,朝廷就有赐肉之举。在古时候的三伏天,人们通常会吃面条,这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了。史料中记载:三伏天要吃“汤饼”,也就是今天的片面汤。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不再吃“汤饼”,而是吃“凉面”,但是,需要加入蜜糖一起吃。这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吃法,直到宋朝还在吃。一般情况下,皇上在三伏天赐给大臣们物品的时候,都会附带着送给他们一瓶蜜糖。此外,三伏天有吃三瓜的说法:三瓜即苦瓜、丝瓜和冬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出毒素、健脾开胃,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
在过去,三伏天如果遇到干旱年景,会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从秦朝开始,盛夏的三伏天已经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古时候人们认为:三伏天之所以这么炎热,是因为有“鬼怪”在捣鬼。那么,该怎么办呢?古人想出了一个奇怪招数:人们需要杀一条狗,将狗肉分给众人,大家一起吃,这样才能在三伏天中安然度过。这个习俗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这与人们平常的观念却相违背。人们通常认为:狗肉属于上火的食物,不能在夏天食用。
当然,在一些地方还有三伏天吃伏羊的文化习惯。例如在安徽萧县,“吃伏羊美食节”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山东单县,吃伏羊的传统美食文化与节令相融合后更是充满文化味道。据悉,单县羊肉汤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载入《中华名食谱》,享有“天下第一汤”的美誉。在单县,“伏天吃伏羊”的历史可追溯到尧舜时期。传说,某年伏日,单县一带莫名疫情肆虐,民众恐慌。舜帝招募神医,拯救百姓,经百日百药,群防群治,成效不佳。城外一富家却安然无恙,群众费解。舜帝遣人探究,获悉其全家喜好酷暑吃羊肉。众皆效仿,疫情被克。至今,民间流传着“单县一碗伏羊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三伏天来临,到古诗词里度苦夏,觅清凉,也是一份十分惬意的自得。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游栖霞寺》一诗中写道:“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这首五律记叙诗人三伏天游览栖霞寺,因为山高林密,并不感觉天气炎热,通过对世事沧桑唏嘘慨叹,表达了其超凡脱俗的心迹。
宋朝诗人陆游写的《感昔》,同样写出了三伏天的火热意境:“岳阳三伏正炎蒸,爽气凄风见未曾。白浪蹴天楼欲动,当时恨不到黄陵。”陆游一生创作过很多首《感昔》,《感昔》之于陆游,就像《无题》之于李商隐。这首七言绝句《感昔》的大意是:岳阳的三伏天如蒸笼般酷热无比,没有一丝丝凉风。八百里洞庭白浪滔天,岳阳楼都被撼动了,感觉要回归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了。
明朝诗人苏葵在《苦热》一诗中写道:“蒲扇无功院宇卑,月行犹未次南箕。九成宫在君恩远,三伏天高日影迟。当午水晶供一枕,辟炎冰茧胜纤絺。困来漫忆千年事,犹有三军六月驰。”苏葵为明朝进士、学者,官至福建右布政使。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三伏天赤日炎炎、酷暑难耐的情景,摇蒲扇也徒劳无功。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或在官场,居庙堂之高,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或处江湖之远,纵使皇恩浩荡,也难雨露均沾。身在官场,亦如人在三伏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左右不是,进退两难。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三伏天消暑,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杯热茶,苦涩中有一缕芳香。三伏天度夏,就像一首情诗,热情洋溢,如火如荼。
来源: 齐鲁晚报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