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吃哪些肉和菜

是不是感觉最近很热?今天入伏哦,后面的日子会越来越热!

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10天。

今日入伏,最难熬的40天来了!建议:吃3豆,炖1肉,解暑祛湿,补虚健脾,安稳过伏天!

俗话说“最热不过三伏天”,进入三伏天后,气候特点主要呈现三个特点: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人在室外就好比待在汗蒸房一样,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所以医生常称三伏天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那它究竟暗藏哪些健康危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入伏后的3大危机,

防不住小心落下病根!

危机一:暑气入体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而暑性升散,容易扰神伤津耗气。

民间谚语这样说道:“小暑大暑,有米也难煮”。

什么意思啊?就是人都懒得做饭了,所以说,在小暑大暑的时候,其实更多是人们因为炎热的天气,平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变得懒散。

另外,暑邪侵袭人体后,过量的热蓄积在体内,阳热过于亢盛人体还会出现发热、口渴、心烦、面赤等症状。

危机二:湿邪入体

暑多夹湿,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意思是到了大暑小暑节气,雨水多,天气闷热且潮湿,就像在火炉上蒸煮一样。

古人云:暑不离湿,湿热夹杂,使人如在蒸笼中。

古人用八个字描述大暑“湿”气的来源: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什么意思?大地晒暖之后,地气上蒸,是带着湿气的。而这个时节还经常下大雨,湿气自然严重。

所以,这个时节不仅要防暑邪,更要防湿邪!

夏季解暑祛湿,

饮1茶、食1肉!

1茶:三豆饮

传统三豆饮的“三豆”,指的是绿豆、黑豆、赤小豆。该茶饮出自《本草纲目》记载的“扁鹊三豆饮”。

方法: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浸泡半天后,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150~200毫升,加适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三豆中,绿豆、赤小豆有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而黑豆则有健脾、补肾之效。

绿豆和赤小豆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可以中和它们的寒性。所以三豆饮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

注意:三豆饮适合气虚和阴虚体质的人,这类人群多有怕热、心烦意乱、口干舌燥、全身疲怠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有袜痕、轻度水肿等症状。

但阳虚体质人群(症状多表现为夏季怕空调、四肢发凉、吃生冷食物易腹泻等),则不大适合。

1肉:黄鳝肉

古代医学家曾有告诫:暑邪极易耗气伤精,使人正气不足而引发各种虚症。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适当合理的三伏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正气。正气足,则邪气不能入侵。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适合入伏后吃的滋补食材——黄鳝。

【红烧鳝鱼】

做法:

①鳝鱼切段,葱切片,姜切片,蒜切碎。

②锅中倒油烧热,放入蒜、葱花、姜片炒香。

③放入鳝鱼段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盐翻炒。加水烧开转小火烧至鳝鱼酥烂,收汁装盘即可。

俗话说“冬吃一条参,夏吃一条鳝”,据《本草拾遗》记载:“鳝,补虚损,治妇人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除腹中冷气肠鸣”。

中医上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养生保健功效。

危机三:寒气入体

夏季贪凉,难免受寒。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

寒气重常有这些表现:

►怕冷,四肢、关节等部位常冰凉甚至肿胀;

►腹、腰及颈部冷痛酸胀;

►受凉或用过冷食后易腹泻;

►倦怠无力,精神不振、眩晕等。

中医认为阴阳互相依存,一处寒则一处热,寒气容易束缚体表产生郁热。如果你经常上火而又觉得体内有寒气的话,那可能是虚火。

此时别急于吃降火的食物或药物,要调理好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否则身体会越来越虚,火气越来越大。

夏季避免寒邪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别贪凉。

我们还可以通过泡脚来驱寒,泡脚时,在水中加上一些艾叶,能起到通经温阳、驱寒散寒的作用。

具体方法:一般泡20分钟左右,身体微微出汗就行了,不要太久,水温不要太热。

泡完之后,再顺带做个脚底穴位按摩,给大家介绍一个穴位:涌泉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今日入伏,最难熬的40天来了!建议:吃3豆,炖1肉,解暑祛湿,补虚健脾,安稳过伏天!

用大拇指指腹往下按,边按边往下用力;顺时针揉按30次,再逆时针揉按30次。经常刺激涌泉穴,可消除体内的寒湿气,对于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转自:健康名师说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7日 下午1:53
下一篇 2023年7月27日 下午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