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家的解读,汉字的性质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它由繁体字“國”简化而来。“国”是一个会意字,外边的大“囗”表示方形的城,也象征国界与国防,里面的“玉”代表宝贵的人民生命与财产。

“國”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说文解字》:“國,邦也,从囗,从或”,这里的“或”既是标识读音的符号,又是意义符号——用“戈”(武器)保卫“囗”(城)。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城邦是最早的国家形态。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lis”,即“城市化”的,表示人们有秩序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中的状态。《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说大禹即天子位后,在涂山接受万国诸侯进献玉帛珍宝与朝拜。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邦联盟的国家。如今,考古学家发现了“满天星斗”般众多的古城遗址,证实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源远流长。

1963年,陕西出土了西周青铜器何尊,上面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营建东都成周城的故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一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成周城由周王直接指挥的精锐部队“周八师”拱卫,象征王权的“九鼎”也被安放在这里。从周武王决策建设、周公营造,再到成王定鼎,成周城是一座国家层面规划设计的都城,因为地处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国”字的演变是很有趣的,我们简单探讨一下:何尊中的“国”写作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或)。“或”是“国”的初文,商代甲骨文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的“国”都写作“或”。从字形来看,“或”由城池和干戈构成,有“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意思

这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国是一个暴力机器,用于保护国内的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国既要防卫外敌的侵略,又要维护内部的正义、公平与生产生活秩序,这才叫国。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为了把“国”“或”二字区分开,就在“或”外加上“囗”,创造了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國)字,这是文字的自然演变过程。

“國”写作“囯”是从北齐时期开始的,表示“囗”中有“王”的意思。到了宋元以后,民间的文学作品中,“國”字往往写作“囯”,是一种民间俗体字。新中国成立后,把“國”正式简化为“国”,从“囗”从“玉”。此外,“國”还有一些异体字,比如“囻”“囶”“圀”等。

相对而言,“国”是一个较为宏大而抽象的概念,而“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甲骨文的“家”写作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这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其中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宀)像尖顶房屋,屋内有

汉字中的文化,解字“家”与“国”

(豭),“豭”是公猪的意思。《说文解字》:“家,居也,从宀,豭省声”。宀与都代指居民的合法财产。

猪是中国较早驯化的一种家畜,河姆渡新石器遗址有陶猪出土。在农业社会,养猪业是重要的产业,猪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猪是传统文化中的“六畜”(马、牛、羊、鸡、犬、猪)之一,也是十二生肖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房屋与牲畜,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家庭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家国一体,不可分割。这就是孟子说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其实是家庭概念在不同层面的表述,都在一个宗法关系之中。《左传》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意思是天子分封子弟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分封子弟为卿大夫,建立“家”;卿大夫再分封子弟们,建有“室”“宗”。所以说“大夫有家,诸侯有国,天子有天下”。“家”的本义特指古代卿大夫的家族和封地,后来泛指家庭。中华文化最大的“家”是天下,“天子以四海为家”。《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讲的就是“天下一家”的观念。家是小家庭,国是大家庭,天下是更大的家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中国大家庭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就是这种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0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3年2月20日 下午3: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