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中,总是会看到相国、丞相、宰相这些官职,然而,这几个职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一、 相国(相邦)
相国这个职位,和丞相并不完全相同,早在春秋晋国时期已有之。先秦时,这个职位的名字叫“相邦”。后来多国开始设此官职,代表人物比如被拜为鲁国相的至圣先师孔子,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以横破纵、先后任秦魏两相的张仪等等。后来秦始皇认为相邦权力太大,几乎占据了军事、政事的所有大权,便干脆彻底废除了相邦一职,所以李斯也只是做到了丞相一职。
时至西汉,刘邦再次设立相邦一职,但避刘邦名讳改相邦为“相国”,相国一般仅设一人,而丞相则分设左、右。《史记》有载:“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为相国。”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有谋反的嫌疑被萧何设计诛杀,萧何有功,从丞相升为相国。这事说明西汉时期,相国的职位是在丞相之上。东汉时期,通常不再设相国一职,但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跋扈的相国——董卓。后来,曹操掌权时,献帝又不再设相国,任曹操为丞相,蜀汉亦设丞相而不设相国。而到了后世,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国一般由权臣担任,而之后的朝代,几乎不再设立相国一职。
二、 丞相
丞相和相国一样,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丞相的“丞”字就是“辅佐,辅弼”之意,在秦国任樛游为第一位相国时,设立了左、右丞相来辅佐相国。可见,丞相原本的职责,就是辅佐相国处理政务,位在相国之下。一般认为,丞相一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武王伐纣时期,姜子牙的实际职位是“太师”,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但在和《封神演义》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中,称呼姜子牙为“姜丞相”,就不是很严谨了。
秦始皇时期废了相国一职,设立三公九卿的制度来削弱相权。西汉初期,袭承秦制,亦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但丞相位高权重,有时亦设立相国(如萧何),常独揽三公之事。汉武帝时期,废太尉改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期,为进一步削弱相权,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禄秩提高到与丞相同级,三公则成了“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之间相互牵制,均是朝堂之中最高的官员。哀帝时期,罢丞相,置大司徒。
东汉光武帝把“大司马”改回“太尉”,去除官名中的“大”字,所以东汉的三公就成了“司徒、太尉、司空”。由于官职经常改名,“三公”具体是哪三公,三公中谁的地位最尊,每个时代不一定一样,哀帝时期,太傅一职,位在三公之上,而在隋唐时期,“三公”多为加衔、称号,实权多在三省六部手中。东汉的“三公制”延续到末年,董卓跋扈再次设“相国”。到曹操时代,又恢复了“丞相”一职。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国和丞相并非常设官位,一般在改朝换代、出现权臣执政时,才会立其为相国或丞相,与三国时期董卓、曹操的性质相似。
时至隋朝,不再设立丞相职位,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宋两朝有些时期会把改左、右仆射改名为左、右丞相,实权在不同时期,大小不一样。比如,唐朝后期,左、右丞相并非一品,而是从二品,常是“高官虚职”;而宋孝宗时期,左、右丞相则升为一品,成了三省的长官,实权很大。
到了元朝,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又设有左、右丞相,皆为一品大员。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中书省设立左、右相国,后改为左、右丞相。后来左丞相胡惟庸骄纵跋扈,逐渐专权,引发了“胡惟庸案”。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大,直接废除了中书省,将其权分为六部,从此,丞相一职退出历史舞台。
三、 宰相
宰相最容易与丞相混为一谈,但是并不是一个概念。一般可以这样认为,“丞相”是具体的官职名称,而“宰相”不是一种具体官职,可以认为是一种“地位”。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一般都可以称之为“宰相”。比如,在隋朝时期,创建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是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隋朝因隋文帝杨坚之父名为“杨忠”,避讳改为“纳言”,唐朝改回“侍中”)、尚书省的尚书令,这三位长官均算是“宰相”。在宋朝,宰相级别官位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等。所以,并不是说只有丞相才能称之为宰相,也不是说某个时期,宰相只能是一种官职,而可以是多个官职的共称。
宰相也并非都是官居一品。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后,设立了内阁制度,起初内阁成员只有“五品”。后来,内阁权势逐渐变大,特别在明朝中后期,大权尽归内阁,内阁大臣成了实际上的“宰相”,有的会兼任二、三品(一品多为虚职)的官位,比如张居正为首辅时,兼任了二品的吏部尚书。后来到了清朝,内阁官职品级得到提升,雍正时期,大学士级别的内阁成员提为正一品。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