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中国传统习俗 ,关于春分惊蛰的习俗?

关于春分惊蛰的习俗

惊蛰的习俗有:吃梨、炒豆、蒙鼓皮、祭白虎、吃龙须面、祭雷神、打小人、戴龙尾帽等等。

1、吃梨

民间有农民流传俗语“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吃梨可以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2、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3、蒙鼓皮

在一些农村惊蛰这天要蒙鼓皮。相传惊蛰时节雷神敲响鼓,唤醒万物,春神到人间,民间也要顺应天时蒙鼓皮,以助神威。

4、祭白虎

农村老人讲,惊蛰这天祭白虎能够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觉得年头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利,驱除小人和病害。

5、吃龙须面

在部分农村,惊蛰日吃龙须面,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用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关于春分惊蛰的习俗

春分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2021年的春分是在阳历的3月20日星期六,对照日历可知那天的阴历是二月初八。

  这个节气的公历具体时间

  今年的春分详细时间为2021年3月20日17:37:19。作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公历推移的时刻是不同的,但有一个特点,大约都在3月下旬左右,一般为二十号或二十一号,有一两天的偏差,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也就是人们说的春分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分时,南半球则是秋分,昼夜是平分的。

春分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春分节气指的是什么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惊蛰之后,也属于二月节气,其时间通常为每年公历的三月二十号或者二十一号。春分这一天的夜晚时长和白昼时长相等,而春分过后,白昼时间会渐渐地比夜晚时间要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分过后正式进入春天。

  “风雷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春分过后,气温稳步提升,但之后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也就是有一段持续返回低温状态的时期,倒春寒严重时,可能会损害庄稼农作物的生长。

  有些地区还有一些关于春分的节气民俗,例如吃春菜、春祭等等。吃春菜中的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在春分那天,人们去到田野间寻摘,拿回家做成汤食,吃下春菜做成的春汤祈求阖家平安健康。春祭是指在春分这一天开始扫墓祭祖的活动,祭奠祖先。

春分物候和风俗

我国古人将春分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民间在春分的时候有春祭、竖蛋、吃春菜、送春牛、放风筝等风俗活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下午1:18
下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下午1: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