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深入挖掘离家近、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的小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以“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买卖、小餐饮”为主的“五小”产业,充分发挥“五小”产业“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现产业振兴,使脱贫群众尝到了“小产业”带来的“大甜头”。
“小种植”长出摇钱树。武功县充分结合农户实际,因村制宜、因户发展,充分挖掘群众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优质粮食为主的种植业,并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采取种植蔬菜、果树等作物,鼓励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紧跟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采取“企业+合作社”的机制,培育和发展了海鋈皇嘉高新农业示范园、绿益隆优质猕猴桃公司、健康果业兵垦系列猕猴桃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优质农产品基地23个,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570家,家庭农场159家,积极组织32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田间地头服务。2022年,投入24.26万元扶持57户新发展猕猴桃、花椒、苹果、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193.4亩。建立了以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各类特色小种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一体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借助合作社的技术、市场,加强就近对接,通过“小种植”产业,有力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转化,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让“小种植”真正成为群众手里的“摇钱树”。
“小养殖”孵出金蛋蛋。武功县组织全县镇村干部、承贷金融机构对群众上门入户,“一对一”“人盯人”开展覆盖式宣传,用小额信贷金融助推农村“小养殖”产业,实现增强致富。重点发展牛、羊、猪、家禽等养殖,探索家庭养殖发展模式。并引导群众进行家庭小规模养殖。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支持小规模养殖场户配套完善自动饮水、自动投料、自动清粪等设施设备,提高养殖水平。采取“分散养殖、集中销售”等模式,引导农户、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推进养殖、宰杀、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促进“小养殖”业转型升级,加快养殖业融合发展。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培育和发展了苏坊镇樊村集体经济乌鸡养殖合作社、普集街社区何家村集体经济奶山羊养殖场、南仁社区北坡村倪养社奶山羊养殖厂、观音堂肉牛养殖合作社等,探索实施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模式,扩大家畜家禽的养殖覆盖面和饲养总量,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应。通过品质上的提高,结构上的优化,积极推进绿色养殖业转型发展,带动脱贫户快速增收。2022年,投入116.89万元扶持285户新增养殖奶山羊、生猪、家禽家畜等22184头(只),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发展“小养殖”的劲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养猪能手”“羊专家”“鸡司令”等养殖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小养殖户变成了专业大户。
“小加工”奏响致富曲。武功县充分挖掘“一村一品”小产业、小加工业,不断增强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对以香醋、挂面、麻花、锅盔、刺绣、土织布、泥塑、竹藤编制等10余种小加工产业进行申报、开发、推广,实现小加工产业向特色产业的完美转型。依托本地传统加工产业,吸引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同时,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大户创办社区工厂,不断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武功县馨绣民间布艺开发有限公司、大庄镇大东村天乙电子社区工厂、武功县壹诺手工艺包装编织厂、武功县县代家社区小王村鑫美源服饰有限公司等,发展“三来一加”,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农副产品加工。采取了集中教学、上门辅导的形式,对有意愿的群众进行岗前技术培训。针对行动不便和不能离家的群众,安排技术人员到家里手把手教学,让他们可以快速上手赚钱养家,鼓励群众“家庭式”操作,完工后的加工产品,工厂会定期上门收取,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在门口就业,在家里学艺,在院落工作,在村子致富。目前,全县参加“小加工”实现稳定就业的群众累计达到9000多人,月平均收入达到4000—5000多元。全县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总数更是达到6000多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的60.8%。群众就地就业,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致富收入,还实现了“顾家乐业”两不误。农家院内的叮叮当当,奏响了农户“小加工”的致富奏鸣曲。
“小买卖”网罗天下财。立足“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武功县充分发展电商“小买卖”产业,在“武功县产、武功县造”特色农产品上下功夫。在政策上,实施“一个乡镇培育一个适合网销的特色产品,在丰富网货上添一把;一个村发展一个农村电商领路人,在示范引导群众参与上带一把”的服务保障机制,确保电商“小买卖”有人抓、有人管。成立了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建设了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创新推出“买西北 卖全国”的电商营销模式,引进和扶持西域美农、云创智境、大漠盛宴、阿里巴巴菜鸟生鲜云仓、苏宁生鲜、铺铺旺集团、亚马逊跨境等336家电商企业和陕果集团、绿益隆、兵垦果园、金沙河、龙门食品、野森林等生产企业落地发展,吸引了40余家快递等电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密集入驻。依托西北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基地、西北农产品电商企业聚集地、西部农副特产品物流集散地、西北冷链物流仓储基地等“四个基地”,建成“智慧乡村”小店和农村淘宝网点300余家,发展个体网店1400户、微商2800多人,培育农民网红50人,签约省内外知名网红120人,线下有电商服务站点105个,电商“小买卖”呈现出“规模扩张、促进创业、助力帮扶、效果凸显”的强劲态势,指导并鼓励群众利用微信群、抖音等平台销售农特产品。通过微商销售、直播带货、消费帮扶专柜,把“小买卖”变成“大生意”,助力武功县农副产品借网流通,为当地农特产品上行开辟市场对接渠道。2021年电商销售额达到50.59亿元,2022年1-5月份电商销售已达到14.98亿元,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到3.5万多人,受益群众超过1.2万人以上,3700名脱贫人口借助电商实现增收致富。
“小餐饮”汇成聚宝盆。武功县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设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圣地,拥有教稼台、姜嫄墓等“八大景观”和苏蕙织锦、唐王感恩、康海戏志等“七大文化”。秉承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沁润和滋养,也形成了旗花面、烧鸡、麻花、锅盔等丰富的武功美食文化。勤劳智慧的武功人民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潮流,不断将传统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使之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小餐饮”产业,使之成为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发家致富的聚宝盆。目前,全县已形成倪家大锅盔、武功镇旗花面、普集烧鸡、北韩大麻花、段家插酥、武功镇饸烙面、后稷葫芦鸡、眼镜面皮、刘记蒜蘸面、武功面庄辣子面等百余种武功特色“小餐饮”。他们沿街开店,逢集摆摊、跟会叫卖,县城镇村、大街小巷、白天夜市,“小餐饮”连锁店、家族店、夫妻店、姊妹店、父子店遍地开花,已成为武功“乡味乡愁”、饮食文化的一片靓丽风景。吃饱吃好了来往的客商,繁荣了武功经济,加快了武功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尤其是近几年,在外打拼、见过世面的武功返乡青年积极引进乾县豆腐脑、礼泉烙面、岐山臊子面、潼关肉夹馍、咸阳汇通面、汉中热米皮、山东杂粮煎饼、河南鸡蛋灌饼、云南过桥米线等各地名优特色小吃,在家门口开小吃店创业就业,进一步丰富了武功的“小餐饮”文化,使“小餐饮”成为留住人才、发展经济、群众增收致富、乡村繁荣和乡村振兴的“吸金石”。武功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助推“小餐饮”产业,繁荣地方经济,先后建设了姜嫄水乡大型餐饮游乐景点,设立了通福美食城、民生美食广场、姜嫄路夜市、5702饮食一条街、皇嘉小吃城等“小餐饮”集中聚集地,使“小餐饮”有地方发展、有街市售卖、群众能稳定创业就业增收。武功县连续几年举办油菜花节、金秋旅游节、金秋音乐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后稷文化节、都城隍府民俗节及武功镇东河滩物资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并邀请“小餐饮”在活动现场布摊设点,进一步繁荣会场氛围,展现武功“小餐饮”特色。据统计,武功县从事“小餐饮”产业稳定就业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开店设摊2300多家。“小餐饮”产业带动更多农村人口就业、增收、致富,一碗碗“小餐饮”汇成武功乡村振兴的“聚宝盆”。(通讯员 方卫刚 朱涛)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