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高寒干燥的气候,一度让青海省西宁市植被稀疏。面对人口集中、资源紧缺、生态脆弱的客观现实,西宁进一步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绿色空间,因地制宜打造城市生态综合体。
从荒山到密林,如何有效调动起群众植绿积极性?从老旧棚户区到城市公园,如何让城市在山水的滋养下重焕新生?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青海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1%。
也许有人会觉得,西宁的好天气,是沾了高原的光。但实际上,西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4,高寒干燥气候一度令这座城市植被稀疏、沙尘漫天。
“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城市典范”,今年初,西宁市委全会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新定位、描绘了路线图。这座高原城市正向着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努力前进。
治山理水,荒山变花园、湟水焕新生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城区坐落于南北两山中间。
从位于城南凤凰山上的南山公园俯瞰西宁:碧蓝天色下,南北两山之间,现代建筑群横亘东西。山间的云杉油松散发着芳香,令人心旷神怡。过去,这里曾经植被稀疏,当地还曾有句话,叫“西宁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
西宁的绿色发展,从种树开始。北山大墩岭有一片西宁供电公司的绿化承包区,“1989年以来,我们先后绿化了2090亩荒山,种下各类苗木近200万株。”片区负责人马乃敢说。
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让生态保护的责任与红利为西宁人共担和共享?多年来,当地大胆改革创新:西宁南北山绿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划片承包,并颁发林权证,明确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用“谁种谁有”的激励政策多渠道统筹资金;承包人依法取得的国有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的使用权,经批准可以转让、出租、作价出资等。
效果如何?各级部门、企业个人先后承包了117个责任区,贡献了绿化工程总投资的近六成,不仅南北山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7.2%跃升到79%,滞尘能力提高7倍多,更让西宁市民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涵养生态,治山亦要理水——湟水,穿城而过的西宁母亲河,也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西宁老城区的北山脚下,至今仍伫立着一座朝阳水电站,湟水河从此地奔腾向东,只是再听不到发电机组的轰鸣。
“青海最早的水电站”——在朝阳水电站机组厂房原址上方,8个大字镌刻着这里过往的荣光:新中国成立后,这座水电站一度承担着西宁全市的供电任务。如今,水电站成为展览馆,老办公楼被翻新成湟水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几年前,指挥部协调各方彻底关停了朝阳水电站发电机组,且湟水流域一律不再批建水电站,保护优先、还水于河。
这只是西宁治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治理小流域154条,整治关停湟水河沿线200余家非法采砂场和近700个排污口,2020年西宁市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超过87.5%。曾经水少、水浑、水脏的湟水河重焕生机。
建成城市公园30多个,湿地率达64.67%
每年到了夏季,成群的鸟儿就会在湟水河面翱翔,成群结队地觅食嬉戏,尽情享受清凉盛夏的舒爽——这也成为近年来西宁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
西宁市湟水林场副场长张志法以前一直在南山坡、湟水畔种树,后来成为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才对这条西宁的母亲河有了更多理解:“过去觉得它就是一条河,现在才发现,它还是野生动物在城市间的栖居之地与迁徙通道。”
打开西宁的卫星遥感地图,南川河、北川河、西川河从南、北、西三方汇入,在城区形成湟水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西宁这座城市,也在群山中沿着水系拓展。
北川河流经的西宁市城北区,曾经是城市面貌较为落后的城区。2013年开始,西宁以北川河片区开发为抓手,仅出让其中21%的规划建设面积作为居住、商业用地,其余全部经生态治理后建成了北川河湿地公园,不仅城区面貌大大改善,而且人流、物流、资金流纷至沓来。
土地稀缺的西宁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拆迁腾退地、边角地、闲置地打造城市生态综合体。北山美丽园,一个如今经常出现在西宁市民朋友圈中的“网红打卡地”,以前是一片老旧棚户区,“平房林立、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市民赵俊在这里生活了小半辈子。借着青藏高速沿线环境整治工程,他作为回迁户住上了敞亮的住宅楼,楼下已变成了400公顷永久性绿地。
截至目前,西宁已建成城市公园30多个,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3平方米,并建成绿道465公里,串联起公园与社区。如今,公园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间的点缀,反过来,城市被山山水水滋养。
“高水平建设公园城市,科学布局绿色开敞空间和休闲游憩客厅。”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将其形容为“一城山水、百园千姿”。
美丽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去年7月,位于多巴镇的西宁园博园盛大开园。“市里将6540亩工业用地用于园博园建设。”西宁园博园和西堡森林公园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陶雅琴称这是西宁绿色发展、城市西拓的一个“大手笔”。
有舍有得。且不说这张城市新名片未来会为当地发展带来的巨大拉动效应,西宁对产业路径、产值“成色”的把握也愈发清晰: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和光伏制造中心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成第六代锂电池生产线……
西宁园博园所在的甘河工业园区实施了国家低碳工业园示范试点建设,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的无缝对接与循环利用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34.7%和63.1%。随着园博园建成开放,多巴镇已聚集了国际旅游城等一批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新型商业业态,成为西宁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样板间”。
高质量还意味着全方位、全要素的转型升级。2018年12月,西宁出台《南川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方案》,构建县区级横向补偿为主的水量水质一体式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湟中区一年就得到了下游县区222.25万元的生态补偿资金,区水利局副局长张洪菊为新政策叫好:“为西宁护好一川清水,咱也更有劲头和底气。”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