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藏族历史由来
除少数为羌戎之裔的土著蕃民外,大部分为吐蕃时期从西藏山南塔布调遣来的军旅后裔,其族姓为藏族原始四大姓氏中的“折”姓。
迭部是藏语音译,“大拇指”的意思,从“德五”演变而来。到后来“德五”又转变为“德卜”。“德”与“铁”、“迭”读音相近。“卜”又与“部”同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读音转为“铁布”、“迭部”等。
尼泊尔藏族村的由来
在甘肃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大麦乡,大夏河畔有一个由尼泊尔人藏族村。他们的先人很早来自尼泊尔人,是请来建筑,绘画,装饰等方面的技术工匠,参与修建拉卜楞寺。
寺院修建完工后,留在夏河居住,讲藏语,习俗同藏族一样,形成一个尼泊尔藏族村。
盐源藏族的由来
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织锦、蜡染。当地又称鲜花节。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上元(元宵节),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令人赞赏的射箭、寒食(清明)、端午、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藏族人的来源和习俗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风俗习惯主要有以下这些:
1、藏族有献哈达、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2、藏族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3、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4、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5、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6、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少数民族的由来
一是源于本民族的传说:如柯尔克孜族,族名是四十个姑娘,传说他们的民族源于四十个姑娘;哈萨克族的族民是天鹅的意思,传说白天鹅是他们的始祖。
二是反映他们所从事的生产事业:如拉祜族曾以狩猎为主。“拉祜族” 就是火烤虎肉之意;生活在东北密林中的鄂伦春族,族名意思是使用驯鹿的人;达斡尓族族名意为耕耘者,反映他们从事农业的悠久传统;羌族的“羌”, 意为牧羊人。
三是反映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如白族以白为喜,自称“白尼”( 白人);锡伯族的族名“锡伯” 是古代“鲜卑” 一词的意传,意为革带、带钩,与他们喜欢使用的一种兽形带钩有关。
四是族名以居住地方而定:如鄂温克族意为“生活在高山密林中的人”; 保安族的族民因青海省的保安城而得名;侗族与他们居住地多洞有关;西藏门巴族的族名因藏族称他们为居住在门隅的人而得名。
除此之外,还有些族名很別致,如维吾尔族,族名意为团结、联合;傣族的族名意为自由;布依族的族名意为我们。
藏族舞基本步来历
1、藏族舞蹈的起源:在民族历史上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2、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
3、“望果节”的庆典仪式,在乡长简短的讲话后开始。乡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诚而认真地把带来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达百姓对神灵赐予丰收的祈求与感激之情。
4、礼仪结束之后便是用于“娱神”舞蹈的动。伴随着激烈的鼓声,一位头戴画有星辰蓝色藏戏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场亮相。他肩上斜挎铜铃和宝剑、手持缠白色哈达被称为“达达”的神杖,踩踏着鼓乐节奏向场院中心舞来。
5、这位崇高的神灵代言人站定位置后就开始挥动神杖,承担起指挥娱神舞蹈的职责。在老者的一个手势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场地中心疾鼓而来。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枣红色脸堂配上盘在头顶夹杂着殷红丝线的油黑发辫,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阳刚之气。
6、他们身披五彩短披肩、脚蹬红黑间色高腰藏靴、腰旁横挎直径约六十厘米绘有五彩花纹的大鼓、双手各持马蹄槌,在边击鼓边双脚不停地跳跃下,进行着快速而灵巧的队形变化。
他们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舞者所采用的各种姿态,来体现每个舞段的主题。
7、《日喀则大鼓舞》的编排,首先以热烈的圆圈舞队形,呈现着人们和谐而稳定的生活情景。转而在快速击鼓的节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动的队形变化,来表现好男儿搏击沙场、英勇抗敌,直至凯旋归来的征战过程。
8、在一段激奋人心的鼓舞之后,接下来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刚才还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顷刻间竟又文静得好似闺房绣娘。随着神杖“达达”的摇动。
鼓手们的舞步也因悠扬的鼓乐变得轻快,投入了技艺精湛、仪态万方的“四人小场子”表演,再次回复到人们对和平家园的赞美与向往之中。
9、审美特征: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10、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11、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
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
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
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12、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
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
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