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种种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等,正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当然,今天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家中的老人。
而一向在节日饮食文化上精准拿捏的阿信,今天就来聊聊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一样吃食——重阳糕。
九九重阳,宜吃糕。清代诗人写下“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的句子,印证了这一块糕在重阳节的地位。
街头巷陌人人排队买糕,但这一块糕,在全国各地的做法、样子却各有千秋,构成了独特的家乡记忆。
重阳糕的历史竟然比重阳节还早?
在古代的阴阳五行中,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农历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所以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尚是一件学界仍在探讨的事情。
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依据是《楚辞·远游》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的句子,出现了重阳二字。但有争论的是,有不少学者认为《远游》并非屈原所作,极有可能是后世人的作品。
第二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西汉时期,因为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不过,《西京杂记》实际上是晋代葛洪编撰的,所以并不能作为西汉时就有重阳节的确切依据。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应该产生于东汉。
东汉崔寔有一部专门记载一年民俗活动的书,名为《四民月令》,其中有一句“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另有文献记载,汉献帝时,朝廷会在九月九日给公卿近臣赐宴,也说明当时九月九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清 石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重阳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仍有争论,但重阳糕本身,却出现得比较重阳节更早,历史比重阳节更久远。
最早的重阳糕点,是以其他名字出现的,被称作“糍”、“饵”之类。
“糍”、“饵”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先秦时期,而在重阳节正式成为民间重要节日后,这类黏黏的糕点也就一跃成为了重阳节必不可少的特色吃食。
比如前面提到的《西京杂记》中,“食蓬饵”指的就是吃重阳糕。
图源:四川观察
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蓬糕的做法,把白蓬和上米粉,加入白糖,然后上锅蒸熟。
而在古代,蓬草在民间观念中,被认为有抵御灾难的作用,所以重阳节“食蓬饵”,最早是代表了人们驱邪避难的心愿。
逐渐开始搞“花样”的重阳糕
到了唐宋之际,重阳节已经充满了娱乐和文化意义。在这一天,人们不但宴请宾客,饮酒作诗,还会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也留下了不少重阳名篇诗句。
在重阳节,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题糕”故事。
当时正逢重阳节,诗人刘禹锡在作诗中,想要用“糕”字,但在六经中,并没有这个字,“糕”字只存在于当时的民间口语中,于是刘禹锡便“不敢为之”。
这个故事,后来反而演变成了后世诗人在重阳节常用的一个典故,有人嘲讽刘禹锡的拘泥死板,也有人为刘禹锡鸣不平。
直到清代,文人杨静亭还在《都门杂咏·论糕》中,以此为典:“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图源:小红书博主@赵烧鸡腿饭
到了宋代,吃糕在重阳节的地位已经举重若轻,吃糕的“花样”也变得多了起来。甚至还没到重阳节,市集之上,就已经有制作不一的各类糕点出售。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汴京的重阳节食糕盛况:
“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同样描绘道:
“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橙玉榴小颗,名目‘春兰秋菊 ’。
可以看出,宋人对重阳糕的制作,已经到了极尽雕琢粉饰的程度,不但用料丰富,石榴、栗子、松子、蜂蜜、各种肉丝等等纷纷作为点缀,还专门塑造蛮王和狮子的形象在重阳糕上。
这样一道糕点,不但可以满足口舌之欲,也是古人在重阳节用以馈赠他人的一件上好佳品。
图源:小红书@大展柜不吃香菜
除了用料和造型,古人还喜欢用“五色”来装点重阳糕,可以是直接用五色面粉把重阳糕做成多彩的,也可以在重阳糕上插上多面小彩旗,营造出五彩氛围。
因为重阳节在古代的意义更侧重于辟邪去灾,而五色在民俗观念中代表着避邪消灾,此外,重阳糕上的狮子等造型也有威慑、守护门庭的含义。
一口记忆中的味道
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重阳糕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名字,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等,而在具体的制作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较为随意。
古代的糕点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面团蒸熟的,另一个是吃起来黏黏的。而这两个特点,今天的重阳糕基本都传承了下来。
在北京,稻香村每年只在特定节日售卖的节令糕点中,重阳花糕成了吃货们一年一度念念不忘的美味。枣泥、核桃、山楂糕、桃脯、青梅、咸桂花的馅料,配上酥得掉渣的饼皮,一口下去,甜而不腻。
图源:小红书@离航°
在常州,吃重阳糕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哪怕是年轻人,也偏爱探寻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寻找一口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有些地区,重阳节以“吃糕”来象征着“登高”,会将重阳糕做成九层之高。
山西有些地方的重阳糕,一层面一层馅料,直接铺出厚厚的九层,象征“九重天”。
还有一些地区,沿袭了古代在重阳糕上放动物造型的习俗,借用动物的美好寓意庇佑家人。
《荆州府志》中有记录:“九日民间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言鹿糕。”如今的湖北荆州重阳糕上,仍喜欢放以鹿的造型,取“禄高”的谐音。
江苏清河地区的重阳糕上,则喜欢放两只羊的造型,表达了“重阳(羊)”之意。
图源:小红书博主@穆桂英
在苏州,黄天源的重阳糕是老苏州人的心头好,这家老字号的苏式糕团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了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天源的重阳糕松软可口,甜糯不腻,上面点缀着芝麻、豆沙、糖等拌成的馅料。为了表达“花糕”的五色,这家老字号还用红曲、薄荷、青菜汁、蛋黄、赤豆沙等自然色素,将重阳糕染成了红、黄、绿各种颜色,五彩缤纷,让人垂涎欲滴。
黄天源重阳糕制作中
吃糕不仅有代替登高之意,又因为糕与高同音,人们也喜欢用重阳糕来寄托内心万事居高的心愿。
有些地方,重阳糕并非老人专属,而是一家人共食的节日糕点,父母会把一片重阳糕放在子女的额头上,高声念出祝福:“愿儿百事俱高。”
此外,一些地区的民间有“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寓意重阳节时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
九九重阳,登高远望,这一块小小的重阳糕,诉说着家人之间的思念与祝福。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