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是上海嘉定吗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主帅?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主帅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主帅是多铎

中国历史上被屠城的十大城市

1、879年,黄巢在攻占广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一说20余万)。

2、公元880年,黄巢带兵攻陷长安,自立为帝,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里一片混乱。小股唐军乘乱攻城,黄巢十分虚弱,立刻带了少数随从逃出城。唐军进城之后,受到长安百姓的欢迎。黄巢到了城外定下神来,才发现入城唐军人数很少,随即反攻入城。重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血洗长安城。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烟断绝,成为一座空城。

3、883年4月,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这座周、秦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一炬成灰。

4、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仅剩887万。损失率高达91%,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5、清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1645年(清顺治二年),大屠杀共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

6、明朝的开国者朱元璋出身微贱,生性残暴。他在生计艰难之际为郭子兴收留重用,完全借郭子兴而兴,得势后却忘恩负义。朱元璋的好友杀了都元帅,朱元彰又杀了好友,当上都元帅。1366年,朱元彰救应遭难的皇帝,在龙舟上把皇帝推入长江,建立了明朝。他杀来杀去,先征服了中国人,才转向驱赶已经式微的蒙古人。夺得天下后,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火烧独角楼”,大杀功臣、朝臣。据史书记载,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案总共杀人达10万之多。

7、唐末到五代十国,前后历时80年,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唐武宗(841年-846年在位)时,全国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年-960年在位)进,仅余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8、修运河,隋炀帝大兴工程,开凿运河,兴修宫殿,“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

9、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之久,死亡人口达60万。

10、清朝湘军南京大屠杀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攻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南京),湘军进入天京后,大肆烧

张献忠屠川事件真实原因

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剧减的原因主要是战乱和灾荒。在大动荡的时代,明(包括南明)军、清军、地方武装、农民军以及降清后复叛的吴三桂,这些势力在川蜀大地互相角逐,对百姓也是烧杀抢掠。明军“将无纪律,兵无行伍,淫污劫杀,惨不可言。尾贼而往,莫敢奋臂,所报之级,半是良民”。摇黄土兵也是“城野俱焚掠”。清军更是以野蛮屠城而著称,“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几乎是尽人皆知。但绝大部分人甚至学者对清朝在四川的屠杀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清朝找到了张献忠这样一个难得的“替罪羊”。

孙之獬为什么是民族英雄

提起明朝末年的汉奸,大家都会想起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其中数吴三桂名气最大,长期以来一直背负着第一汉奸的骂名。

不过,吴三桂再怎么说也是一介武夫,其实明末还有一个人,比吴三桂更可恨,他的一个建议,导致数百万汉人惨遭清军屠戮,中华文明遭遇浩劫,堪称明末第一汉奸。

这个人,就是孙之獬。

孙之獬生于山东淄博,山东出汉奸还真不多,没想到还出了这么个天字第一号大汉奸。

孙之獬是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的进士,科举成名的时候,正赶上大宦官魏忠贤专权,朝堂上谁想升官发财几乎都得讨好魏忠贤,孙之獬自然也不能例外,对魏忠贤及其党羽百般逢迎,一点也没有读书人的骨气。

攀上了魏忠贤的高枝儿,着实让孙之獬风光了一阵,但崇祯帝登基后,魏忠贤倒台,孙之獬也被列为逆党,削职回家。孙之獬从此怀恨在心,在家等待“东山再起”。

1644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并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此时的孙之獬觉得时机成熟,马上俯首乞降,输诚报效,还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辫,换上了满装,极尽所能地讨好新主子。

此时的多尔衮为了笼络人心,对于这样的小人也没有回避,还任命他为礼部侍郎。

为了邀宠的孙之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计划,给摄政王多尔衮上了一个奏折,提议所有的汉族臣民都应该剃头,作为臣服的标志,如果谁不愿意剃头,谁就是心怀故国,意图不轨。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间,多尔衮正式向全国下达剃发令,并规定:十天之内,不剃发易服的军民,格杀勿论。于是,城镇乡村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满了剃头匠和监督执行的清军,见人就抓,然后强行将汉人头部四周剃发,留金钱鼠尾辫。

这一提议的始作俑者孙之獬,更是“亲自上阵”,举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牌子,对不执行的汉人同胞大肆屠杀,毫不留情。

但是,由于几千年来汉人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观念的影响,对满清颁布的这一措施是极不认可的,对于他们来说,剃发就是背叛祖宗,是大不孝,因此“剃发令”的强制执行,遭到了以汉族士绅和知识分子为首的汉人的激烈反抗。

自“剃发令”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其中江南地区的抗争尤为激烈。比如,听到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全城百姓举行了反清起义,清廷先后调动24万军队攻城,江阴人民浴血奋战,守城81天,清军死伤过10万。

面对汉族人的抵抗,满清统治者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和血腥的镇压,很多地方被清军屠城。就这样,数百万汉人因不愿做亡国奴,成为了满清的刀下冤魂,其场景最惨的事件,莫过于“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时至今日都让国人切齿泣血。

而这一切,竟然是起因于一个汉人为了邀宠献媚,讨好多尔衮所致。

那么,这样一个毫无廉耻的大汉奸,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剃发易服”令颁布的第二年,孙之獬因建言“剃发令”有功,被清廷赏以兵部尚书的官职。但他的名声实在太臭,再加上他得罪了汉人,虽然剃发易服推行下去了,但是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对孙之獬恨之入骨,让他在清廷当大官,显然不利于清朝的统治。因此,不久孙之獬就被清廷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的罪名,再次革职还乡。

巧的是,刚刚回到家乡的孙之獬,就遇到了当地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攻陷淄川后,特地活捉孙之獬,将他与其家人七口一起,斩首并暴尸通衢,以谢天下。

孙之獬被杀的消息传开后,天下士民无不欢腾喜悦,拍手称快。甚至连清廷也顾忌民声,不愿给这个立下“大功”的人以任何抚恤。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孙之獬在山东淄博的墓被人盗了,山东电视台还专门报道过。看来,孙之獬被斩首300多年后,仍然没有得到安生。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4日 下午3:32
下一篇 2023年6月14日 下午4: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