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更是中国的图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但传说中龙生九子为什么各不相同呢?它们分别是哪九子?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地汇集了多种怪异兽的形象。
可以这么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
到后来,这些奇珍异兽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
其中龙的九子分别如下:
大儿囚牛—酷爱音乐
大儿子囚牛,龙头蛇身,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一个。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耳音奇好,能辨万物的声音。
囚牛形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形象。
囚牛
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为“龙头胡琴”。
囚牛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二儿睚毗—嗜杀好斗
睚眦,龙身豺首,为龙和豺所生。它性格好杀,好勇擅斗,喜血腥之气。
所以千万不要得罪老二,“眦眦必报”就是出自它这里。小小的仇恨,他当场就给你挫骨扬灰了。
因它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所以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睚眦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的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之后睚眦更是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
三子嘲风—喜爱冒险
嘲风是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瞭望,喜好冒险,故多安在殿角上。
它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所以嘲风能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四子蒲牢—钟爱鸣吼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平生好鸣好吼。它受击时也会大声吼叫以求吓跑敌人,这点和田间的黄鼠狼很相似。
虽然蒲牢生活在海边,但是不能呼风唤雨,相反还十分惧怕鲸鱼。
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所以古人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当敲钟时,让木杵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不过这好像有点太损了点,明知道老四怕鲸,还用鲸来撞击它,不带这样欺负老四的吧。
五子狻猊—偏爱坐禅
狻猊形似狮子,又称金猊、灵猊。它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所以常被用来装饰香炉脚部。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狻猊安排在佛的坐席前,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相传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
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
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狰狞威武。
六子赑屃—力大无穷
赑屃,又名霸下、石龟,酷似似龟,排行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
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洪水制服了,大禹担心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绩,又叫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屃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赑屃又有神灵大龟之称,民间多称为龙龟,传说当年女娲就是用其四足撑起被共工撞塌的天空。
因为龙龟好负重,寓意能为人挡灾煞减祸害,有镇宅兴家的作用,可福泽庇佑众生。
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七子狴犴—明辨是非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有怪力。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匍匐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衙门长官的坐堂,行政长官的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八子负屃—爱好碑文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雕像。
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
负屃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九子螭吻—灭火达人
螭吻又名鸱尾,也叫鸱吻、好望等。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脚蛇,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它在佛经中是雨神的座下之物,能够灭火。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
文中所说的“巫”是术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所以宫殿阶柱及殿脊,以及在民间屋脊上雕的兽头是其造型。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