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由来 ,皂液的由来?

皂液的由来

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他非常害怕,趁别人没有发现时赶快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再把这些混合了油脂的草木灰捧出去扔掉。望着自己满手的油腻,他试着把手放到水中洗,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满手的油腻就轻易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秘密一传出去,法老也让厨师每天准备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传说虽然是传说,但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产天然碳酸钠,因此古埃及洗涤技术相对发达,发明肥皂也就不足为怪了。

皂液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肥皂它的得名来自于什么

肥皂是最古老的洗涤用品,它的由来依据古老的传说: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於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因为古人在黄河流域使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了,于是他们又发现有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所以,给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后来发明了人造的去污剂的时候,依然使用了“肥皂”这个词。所以,虽然没有瘦皂,可是有不肥的皂,就是“皂荚”。

因肥皂是由西方制造引进,所以当时称为“洋碱”,虽然“碱”和肥皂本身并不能划等同的关系,但新奇感驱使的中国人民还是将这个名字在官方沿用了好几十年,直到民族工商业自己造出了肥皂,才渐渐舍弃了“洋”字。

中国古代的肥皂它的得名来自于什么

油的起源发展历史由来

众所周知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它不仅能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如今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那么你们可知道在过去,我们的先人吃什么油呢?而他们又是如何获取的呢?

动物油脂篇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获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开始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

油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者“膏”。

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也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脂肪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

还有另一种解释,《礼记.内则》记载,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到:“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

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

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植物油脂篇

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

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汉朝才出现。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芝麻便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三国志·魏书》记载,魏将满宠在抵御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回想一下这场战役,一边战火冲天,一边是点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不知道交战双方将士是不是一边打一边流口水。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均出现在这一时期。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

宋代人不但吃的油品种增加,对油炸食品的热爱也是前所未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我国的传统小吃油条,据传说是南宋绍兴年间,秦桧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人民为了表示对奸臣的憎恨,把秦桧和其妻王氏的样子捏制到面饼上,并把两块样子不同的面饼背靠背粘著并放在滚油锅里炸,起名叫“油炸桧”,后来更名为油条。

元代王祯所著的《东鲁王氏农书》。在这本书里有一章节《油榨》,详细记录了油榨车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取油具也。用坚大四木,各围可五尺,长可丈余,叠作卧枋于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圆凿小沟,下通槽口,以备注油于器。

文中详细的记载了器械构造以及原料的破碎、蒸炒、制饼和压榨的过程,对此作者有诗云:巨材成榨床,细溜刻槃扣;麻烂入重围,机械应心手。这种榨油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某些农村地区还能够看到这种古老的制油方法。

古往今来食用油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重要性,如何吃到健康的油越来越是我们注重的地方。在平时生活中,你是吃什么油呢?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上午11:23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上午11: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