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春和景明。一场细雨拉开秦岭山区复苏的序幕,陕西省柞水县的新鲜木耳又迎来采摘季。近年来,柞水县不断优化木耳产业布局,依托科技资源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柞水县地形的真实写照,当地农业产业“小、弱、散”的特点成为稳定脱贫的一大阻碍,全县有脱贫任务的村曾一度达79个。靠山吃山,近年来,柞水人开始从最熟悉的木耳身上寻找脱贫路子。
受制于木耳生长特点,当地木耳生产多采用家庭种植模式,因此柞水木耳产业一度难以形成规模,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以往木耳都是种在柞木搭的架子上,产量很低,3年下来也就产几公斤。”柞水县金米村村民王极东说。
自2012年定点扶贫柞水县以来,科技部建立部省市县四级科技管理部门联动机制,通过选派食用菌领域科研团队,搭建资源平台等措施,为木耳产业发展注入科技要素。
4年前,远在长春的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来到千里之外的秦岭深处,对柞水县全境木耳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在反复比较试验后,科研团队先后从20多个品种中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借助“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当地木耳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秦岭山水间,一处处木耳集约化生产基地,正是科技投入效果的体现。“如今的柞水木耳,在物联网大棚生长,在无菌室标准灭菌,无人值守机器人装袋,全面步入‘智能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说。相比以往的“小作坊”,吊袋木耳栽培方式克服了规模小、产量低等问题,一个常规的木耳大棚一季可产出约1000公斤干木耳。
走出深山,走向富裕,这是当地人对“小木耳”寄予的厚望。随着产学研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柞水木耳产业正向着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积极推介新技术新产品,组织科技龙头企业开发木耳资源,开展电商培训,通过科技帮扶项目助力柞水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孙传范说。
一片柞水木耳的生产流程体现着多项科技成果。经过近3年的发展,柞水县已形成原种研发、技术管理、分拣包装、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的木耳全产业链。依托木耳大数据中心,木耳生产能够享受市场信息、生长监测、农事咨询和质量追溯四大模块的技术支持。在原有菌种基础上,柞水县继续研发培育了金木耳等珍惜品种,开发深加工产品16类。
截至目前,全县所有木耳专业村实现科技人才全覆盖,开展木耳实用技术培训7.5万人次,科技要素贯穿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2020年,柞水县借助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搭建产业聚集平台,已发展46个木耳专业村,实现产值近3亿元,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科技部将积极统筹创新资源,把柞水木耳从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用柞水县生动的创新实践谱写科技支撑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胡益锋说。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