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那造字的仓颉,品味过五禽六畜,最喜爱的,应该是羊。你看,把这个象形的“羊”字,勾画得何其漂亮:三横是纷披之毛,一竖乃为连脊之尾,最美是头端的八字,犄角分立左右,英挺而秀气非常。这,才只是表象,羊大为美的犄角八字,被高厨破译出八种烹饪招术,记载于《珍肴造谱》,所谓“羊可八吃”。传承至今的“八吃羊”,真真一羊八味,还飘香在无极民间,不妨介绍如下,与诸位作纸上品尝。
其一,冷吃蹄头。以清亮井泉水,撒几粒青盐熬葱姜,浓汤滚沸。羊蹄羊头一锅而煮,虽然香气扑鼻,但请暂忍馋涎。设若心急趁热,则粘则腻则疲则滑则软,比蒸煮过火的糟粉条还不济,就作践了大美之物。使之自然冷却,其胶质凝结,才柔而韧,脆而爽,劲道得半似海参,半似鲍鱼,蘸蒜泥大嚼,满嘴吧唧出脆生生的音乐来。
其二,温吃血肠。巧手的土厨师,偏能把羊血的细胞分离,呈现红白两色,红的艳过朱砂,白的跟羊脑搀和,端的羊脂玉色。羊肠虽柔细腥膻,藏污以九曲十八弯也罢,只筷子一撑,里外翻个儿,几番清水洗得透亮,透出灌入其内的双色血脑,乍看像黎明天色的鱼肚白,细瞅则团团早霞,丝丝白云。血肠热吃则腥,冷尝则腻,所谓“食美于时”,取中庸之道,在烫与冷之间,那味道之美,品得出,道不得。
其三,清炖肋板。独具慧眼的人,才看出肥羊的两肋结构,分三层,呈五花。三层,乃一层脂肪薄如白纸,两层肉丝交织似绵;所谓五花,则是脂肪介入肌肉纹理,肉丝契入油脂之中,微妙如重叠的花瓣,凸显造物主的精巧。若做一般的蒸煮,撕不断,咬不动,嚼不烂,徒让人咧嘴剔牙缝;上好的炮制之法,是清炖。清乃清汤,除了姜葱盐巴,别无作料;炖是文火久煮。这样,肉质香而不膻,软而不松,疏而不散,成就为羊肉的黄金片段,谓之“黄金板”。
其四,羊骨熬汤。美食家称道的“三分吃肉,七分喝汤”,即是羊骨汤。羊骨汤色如清淡之雾,味似燕窝之羹,香若鲜芹之液,全在一个熬字。熬有何难?比之南人的煲汤,更费八分火候,有道是:三斤劈柴一碗汤,熬落日头熬月亮。凡腿骨肋骨脊骨扇骨尾巴骨,由血红熬到银白,由银白熬至淡黄,多般养分化解在沸水微澜,弥散如幽兰之气。盛大碗,吮小口,微翘唇,轻咂舌,还夸什么羊羔美酒,一碗羊汤解馋,早已微醺半醉。
其五,混煮杂碎。羊之心肝脾肺,外乡人称“下脚料”或者“下水”,几成脚边废弃,却被无极老乡青睐,以甜甜的卷舌音叫做“软杂儿”,软是细软之软,一如珠宝家私。杂碎之煮,要点在“三混”:一混在细切后砂锅同煮,二混于花椒茴香辣椒老姜,三混为杂染各味难分彼此。混煮之功,如元素的化合,异味相克于无,美味相生共荣,软软的,糯糯的,与又焦又热的缸炉烧饼搭配,嘴边不由哼出一句古老的谚语:老哥儿活得无愧,一肚子香辣杂碎。
其六,炝锅羊卤。于爆炒不同,炝锅,乃旺火烧红铁锅,把羊油烤得哧溜溜冒烟,先爆一把红辣椒,呛出当厨者喷嚏一串;继而加一把紫皮大蒜瓣,腾一股焦香扑鼻;接着葱姜作料十来种,翻动得满锅噼啪乱响;老醋猛地一浇,轰然一声如爆竹,但凡百般妙味,皆由炝锅而出。一炝而羊肉软硬定型,久煮不柴,既脆且嫩,肉香汤也浓,是为打卤。羊卤之妙用,最是泡荞面饸饹,作为地方小吃的一绝,画龙点睛,唯在这羊卤宽汤。
其七,干嚼脆骨。比之猪牛鸡鸭,羊是擅长攀爬的动物,灵巧进化成浑身的脆骨,长短扁圆,计有三八二十四块,不比肉肥,不比骨硬,炮制得法,别有大快朵颐的意趣。火煮虽熟,苦于味同嚼蜡,煮而后烤,则美味出焉。烤用暗火,技法口诀是:一层甜面酱,一抹芝麻油,一撮胡椒面,左手倒右手。何以倒手?在于来回翻动,翻动五个回合,脆而不硬,脆里带柔,白里透黄,黄中带红,干干爽爽,有股茅台酒的酱香,耐嚼得要紧。
其八,炭烤全羊。这木炭,取之于桃梨枝干,带着质地的果香。这羊,自是当年的骟羊,膘满肉肥。只开膛破肚,掏空杂碎,不事斧剁刀切,谓之全。全羊浸泡在香料之汤,风干后支架上炉。炉底之炭火,先文后武,文为微火,慢慢熏蒸,其间里外翻动不止,涂抹香料不停,羊油往外冒,作料向内浸;武为烈焰,烧一层油痂,谓之“饹馇”,造就外焦里嫩。虽是一炉同烤,全羊之各部位,因肌腱薄厚,因纹理粗细,和而不同,同中有异,一羊八味,此乃集之大成。
无极非为畜牧之野,何以有“八吃羊”的高招?殊不知,这方水土,曾是水清草绿,羊群如云,飘舞在百姓的牧鞭之下,至今尚有牧羊曲底色的秧歌调儿,哼唱在耕种的田垄。人们爱羊,惜羊,精于牧羊,才巧以吃羊。羊,作为人间的一道菜,被如此精细打造为美食,不枉鲜活过一回,难道不是一种幸运?
——载于《石家庄日报》2015年8月21日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